没有找到您需要的,用Google搜索一下

2009年3月17日星期二

考研复习计划安排建议

本文摘要部分...
第一段3月-6月,扫盲
  首先要完成对考研的“扫盲”过程,为以后的深入复习做好准备。曾经和一位考研英语辅导老师聊天,他说:“很多初次备考的同学参加春季辅导班时,对‘考研是什么’还一无所知,他们头脑中只时”考研“二字,所以我还要在讲课之余为他们‘扫扫盲’。”
  在3、4月份的时候,应该对考研有个大致了解,比如:具体考哪些科目、分值分布、考试题型有啥、录取分数线是多少、何时报名、哪天考试、等等。同时,这期间也应把报考学校和专业方向牢牢锁定,尽量别轻易更改。
  进入5月,就应该着手进行复习,同时也可以参加一个英语和数学的春季辅导班。
  数学,先把尘封已久的教材翻出来吧,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变成你大脑里的一部分,并做做课后练习;英语,以背单词为主,争取在第一阶段就把单词解决个差不多,时间充裕的话,也可以涉猎一些诸如听力、阅读方面的内容;政治,由于此时政治大纲还没有面市,所以可以先放一放,当然,也可以先了解一些基本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原理,为以后的复习打个底儿。对于专业课,如果是报考本专业,就不用着急复习,平时跟上老师上课的进度即可;假如跨专业报考,此刻就应该把指定参考书搜集全,并且开始复习了。其实跨专
业考生的专业课确实不容忽视,尤其是一些名校的专业课。笔者前几天认识了一位2004年跨专业报考北大心理系的同学,她尽管总分排名非常靠前,可她还是说,没想到专业课那么难——《心理实验与统计》150分的卷子只得了70多分。
  第二阶段7月-10月,强化
  这个阶段是强化阶段。由于7、8月放暑假,因此这两个月也成了研友的“黄金季节”。该看参考书的看参考书,该上暑期班的上暑期班。
  在这个阶段,由于考试大纲已经上市,所以复习中心应该落在数学和政治上。
  数学在这个阶段应该做综合练习,注意对解题思路的学习,力争把水平比第一阶段再提高一个层次,练习中遇到的难题可以摘抄到笔记上;政治可以参加一个辅导班,听课的时候认真记笔记,下课后自己把原理和知识点都吃透。对政治来说,马哲和政经重理解,毛概和邓论重记忆,在学习时应区别对待。至于英语嘛,没啥说的,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赶紧主攻阅读理解吧。
  第三阶段11月-明年1月,模拟
  这个阶段主要是一方面大量做题,在做题中把以前掌握的知识转化成解题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做模拟题,找出自己在前期复习中的问题,查缺补漏。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后期做模拟题宜精不宜多,尤其是历年真题,最好是做一套,彻底研究懂一套。我听说去年有个同学,模拟题做了不老少,结果只是做完对对答案就完了,根本不回头琢磨自己为什么错。最后在考试中碰见了类似的问题,结果还是没能做对,追悔莫及。
  有人也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每天复习多少时间合适呢?
  唉,这又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笔者的一个朋友,曾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读法律硕士,他是5月份正式开始复习的,据说每天平均看书的时间在13个小时左右。当然在论坛上也常常也以看到这样的同学,每天从来不熬到晚上12点以后,最后也高高兴兴地接到了录取通知书。因此,我也只能给出一个基本的日复习计划,供大家借鉴:
时间段 
复习科目 
注意事项 

8:30-11:30  英语  别用大块时间来专门背英语单词,单词应该用零碎时间来解决,而且重在重复。 
14:00-17:00  数学  很多辅导老师都强调对基本原理、基本公式的掌握,在复习中应该贯彻这一点。 
18:00-22:00  专业课  除了看书,最好自己做读书笔记。很多跨专业的同学都抱怨看一遍记不住。没关系,这很正常,要做的就是反复看、看、看…… 
22:30-0:30  政治  政治可以在7月以后集中复习,在这以前,时间可以分配给其他薄弱环节。 


考研复习计划安排建议
1.考研复习阶段分析

考研复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复习课程多,时间跨度长,因此,考研复习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总的复习进度划分为起步、强化和冲刺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第一轮复习)

首轮复习的目的是全面夯实基础。英语、数学复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专业课内容庞杂,因此它们的第一轮复习都安排在起步期。政治复习可以暂缓,等新大纲出版后再进入首轮复习。

(2)强化阶段(第二轮复习)

所有科目的第二轮复习都安排在强化期。这一阶段要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专项复习,对各科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同时注意解题能力的训练。

(3)冲刺阶段(第三轮复习)

本阶段复习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归纳总结,升华提炼,查漏补缺,二是强化应试训练。

2.学习计划的制定

(1)搜集资料阶段

①1月搜集考研信息,听免费讲座。

②2-3月确定考研目标,听考研形势的讲座。选择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准备复习。

(2)第一轮复习

①4-5月第一轮复习,可以报一个春季基础班,特别是数学班和英语班。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

②6月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

(3)第二轮复习

①7-8月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可以参加一个有权威性的正规大学举办的辅导班,有选择地做一些必要的题目。

②9月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专业课辅导用书,联系导师,获取专业课考试信息。

③10月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同时,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可报一个长期班系统复习。

④11月10-14日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开始,报名、填报专愿。

(4)第三轮复习

①11月中下旬第三轮复习阶段开始,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的冲刺复习,购买辅导冲刺的内部资料。冲刺班报名。

②12月-次年1月进行模拟实训,报一个冲刺班,做考前整理。

(5)初试临考阶段

1月上旬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熟悉考试环境。

(6)准备复试阶段

①2月放松心情,查询初试成绩。

②3月关注复试分数线。

③4月准备复试,联系招生单位。

④5月关注复试成绩。

3.复习技巧

(1)第一轮复习策略

英语、数学和专业课的第一轮复习都安排在起步期,因为英语、数学学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专业课程内容多而杂,量很大,因此第一轮复习宜早不宜迟。只有政治复习不必着急,因为考点还没修订完毕,新大纲尚未出台,所以安排到7月份强化期内,免得做无用功。

①英语。重点是考研词汇、基本语法,同时,阅读理解训练也要开始。语法等不会有什么变化,词汇每年大纲虽然有所修订,但变动不大,因此找本前一年的《大纲》先看着。有许多同学正好在这一阶段考CET6级,由于6级和考研难度大致相当,词汇量也差不多,所以可以结合起来复习。

②数学。此阶段的侧重点在于先全面整理一下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及其基本应用,也要开始大量做题。因为做题很耗时间,一旦进入强化期开始复习政治之后,就不可能再占用大量时间做题了。

③专业课。本校本专业报考的,要利用常规教学,好好学学专业课程。跨专业或跨校报考的,此时要开始专业课程的系统复习,如可能,应旁听一些重要的专业课。

首轮复习主要是要全面夯实基础,因此主要使用本科基础教材、外加一些适合首轮复习资料,也可以选择一些打基础的长期班或预备班来给自己充电。政治有点不同,一开始就可以选个班期较长的辅导班,可以带着步入复习轨道。

(2)第二轮复习策略

所有科目的第二轮复习都安排在强化期。强化期是考研复习的黄金时间,中间有一个暑假,没有课程干扰,因此复习时间最为集中,其它学习任务也最轻。强化期也是考研复习的关键阶段,考研成绩的好坏基本上取决于此阶段的复习效果。甚至有些基础较好的同学从本阶段才开始复习备考,也取得了成功。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这四个月的复习时间呢?关键是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对各科重点、难点的提炼和把握;二是逐步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①政治。政治首轮复习和第二轮复习是紧密结合的,都安排在强化期。此阶段重点之一是提炼每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结论,以及考试知识点,特别是新增考点和新修考点;对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初步综合。二是当年重大时事政治与相关基本理论的结合,如“通货紧缩与货币流通规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等等。

②英语。词汇方面,应该在已经大体掌握意思的基础上,开始深入掌握用法,尤其是固定搭配和习惯另一个重点是解决长难句,掌握各种句式。同时要加大阅读量,一方面提高阅读能力,另一方面也通过阅读来巩固语法、词汇和句式。本阶段必须进行相当量的题型专项练习,通过做题来巩固。

③数学。本阶段由于政治已经开始复习,因此数学时间会相应减少,做题数量也不可能很多。因此,要在首轮复习大量练习的基础上,回头总结、归纳,提炼解题规律。

④专业课。这一阶段由于公共课程份量加大,专业课复习强度会有所减弱。本阶段的任务是对各专业课程进行逻辑框架上的整理,在心中建立起整个专业体系。另外一点就是要开始按照专题归纳整理专业知识内容。

第二轮复习要选购一些质量较好的强化复习资料,有可能的话上一下公共课的辅导班。建议暑假就不要了,即便要回,也一定别超过一周,毕竟家是休息娱乐的地方,不是学习的地方。每年都有人发誓回家去好好学习,结果绝大部分证明是自欺欺人。

(3)第三轮复习策略

冲刺期内各科均开始进行第三轮复习。一般考前两个月左右开始,标志是10月中下旬时事政治的复习内容基本确定。本阶段理所当然地要巩固已经复习过的内容,进一步归纳总结,升华提炼,查漏补缺,牢牢把握重点、难点;同时,要将业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最后卷面上的得分,也就是说,要强化应试训练。

政治。在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时事政治与基本理论的结合,二是进行答题方法训练,强化答题技巧。时事政治与政治基本理论的结合历来是考试热点,需要自己好好归纳总结,建议上串讲冲刺班。不要做大量的模拟题,因为缺少严格的标准答案,很难对模拟结果做出精确评判,要是碰到一些劣质的模拟题,说不定还会误导。

英语。冲刺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有两个,一是进行大量模考练习,二是强化训练短文写作。对短文写作的强化,首先要对可能的命题范围做出预测。考研英语作文命题不会冷僻,不会很专业,通常都与学习生活紧密联系,或反映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例如保持健康、如何读书、环境保护、乱承诺等都曾是出题范围。了解到这些大概范围后,有意识地多阅读一些相关文章,熟悉有关观点、句式、词汇,多动笔写写,在考场上就可成竹在胸。

数学。本阶段要逐步恢复做题练习量,进行大量模拟训练,一方面进一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另一方面使解题状态上升,最好能在考试时达到最佳点。

④模考带复习

公共科目和数学在第三轮复习的前期安排了一个模考带,一般在11月份。之所以在这里设置模考带,是因为经过两轮复习,需要通过正规考试来检测一下,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第三轮复习计划;同时也是因为考期逼近,有必要增加一些实战经验。模考有两种模式,一是自我模考,找一份模拟题,自己安排时间测试一下;二是参加模考班。模考班的优点在于正式考场,严格监考,正式答题卡和答题纸,实战气氛逼真,检测出来的水平很真实;同时模考班还进行针对性的讲评,参加者可根据平均分估计自己的相对水平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