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跨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正把我们带进一个新的时代,特别是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使得知识扩散手段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信息传输成本大大降低,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知识革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与产业化过程不断加快,使得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社会职业流动性也在不断加快。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古老的真理在今天已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
大学生要成为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首先就必须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这应该是永远响在我们耳边的至高无上的命令。无论是在大学阶段,还是在就业之后,持续学习已成为每个人必备的能力之一。不要把自己锁在一个过窄的学科领域里,要着重掌握那些概括性强,适应面广,具有普遍意义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要不断拓宽自己的学习领域。
大学生应特别注意全面素质的提高,除了要着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与人交往、合作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外,大学生更要特别注重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会如何高效率地学习,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形成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做好参与知识经济的必要准备。
大学生应改变封闭的学习观念,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而且要通过教学科研活动和种种形成的社会服务,参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并在社会实践中增进对公共利益的理解,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是创造健康充实、有意义的人生的重要保证,对个人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创新能力是指具有推陈出新的能力,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与以往不同的独树一帜的思想、方法、措施的能力。人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你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不求突破,你的生活将平淡如水,你就会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有这样的一个实验:当把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的时候,它会马上跳出来;而把它放到凉水中,慢慢加热时,青蛙一直在游,直到水热时,它再也跳不起来,被活活煮死。其实人也是这样,如果处于这种慢慢“加温”的恶性环境中,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自己所具备的东西,等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晚了。
今天的大学生,难道还是仅仅要简单地告别脆弱、告别幼稚?难道还是仅仅要传承我们世代相袭的价值观念?难道还是仅仅要遵循中庸迂腐的立身法则?
那么,今天的中国大学生,所丰富的是什么——
广泛的信息,与过去不同的思想观念,强烈的自我意识并同时有其实现的机会。
今天的中国大学生,所缺乏的是什么——
理想的气质,实践的耐性,行动的能力与勇气,严肃的精神,实现自己理想的信心。
一位诗人写道:当我们仰首向天时,我们沐浴了光明的照耀,经历了文明的洗礼;当我们眺望远方时,我们看到了长长的地平线和奔腾的大海,不是吗?理智带给中国大学生全新的视野,中国大学生则应用它来环顾美丽的世界。
在人类历史上,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更多地依赖于高等教育,作为知识中心的大学教育将越来越重要。而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而掌握了更多知识技能和更强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更应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与诸位共勉!
0 评论:
发表评论